<nav id="ookay"><nav id="ookay"></nav></nav>
  •  

    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條件的通知(桂職辦〔2022〕44號)

    發布時間:2022-12-22 22:38 | 編輯:廣西職稱評審代理服務 | 65 次瀏覽
    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條件的通知(桂職辦〔2022〕44號);

    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條件的通知(桂職辦〔2022〕44號)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時間:2022-08-27


    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改辦,自治區各系列(行業)、自治區級各部門職改辦(人事、干部處):

    現將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的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條件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在執行中有何問題和建議,請及時報告我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7月11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

    研究員職稱評審條件

    評定標準: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學風端正,恪守科研誠信,具有獻身于科學研究事業的精神;精通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深入了解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及技術規范,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能解決和處理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及技術難題;工作業績顯著,取得較高水平的技術成果及學術成果;學術造詣較高,有組織、指導本專業全面業務工作和培養本專業人才的能力,是本專業學術帶頭人。

    第一條  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廣西區內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其他符合評審范圍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條  思想政治條件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廉潔奉公,忠于職守,誠實守信,竭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報:

    (一)離退休人員、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人員);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在受處分期間的;

    (三)因違紀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審查調查或受到違紀違法處分處罰,仍在處分處罰影響期內的;

    (四)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仍在記錄期限的;

    申報后有上述情形的,評審結果不予確認。

    第三條  學歷、資歷條件

    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副研究員職稱后,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工作滿5年。

    按照有關文件規定,2026年以前對下一級職稱不做本系列要求。如自治區職稱制度改革文件對學歷資歷條件有新規定,從其規定。

    第四條  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

    對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統一要求,由各高級評委會相應職改辦按照自治區職稱制度改革有關文件要求,在年度部署文中予以明確。

    第五條  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本部門、行業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六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條件

    取得副高級職稱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一)科研工作能力強,是本學科領域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具有指導、培養副高級及以下研究人員或研究生的能力。

    (二)具有主持各類科研項目(課題)或主持各類科研活動的經歷。

    第七條  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副高級職稱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以獲獎證書為準);或獲得省部級最高科學技術獎、科技特別貢獻獎(排名前七);或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特等獎(排名前七),或一等獎(排名前五),或二等獎(排名前三),或三等獎(排名第一)。自治區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科學技術合作獎、企業科技創新獎視同省部級一等獎。

    (二)新增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或新增主持完成研究經費累計200萬元以上的橫向項目(其中單項經費50萬元以上1項)。

    (三)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件(其中1件產生轉化效益);或作為第一培育人獲得動物新品種權1個,或植物新品種權2個;或作為主要育成人獲國家級審定通過動物新品種1個;或作為第一育成人獲省級審定通過農作物品種2個,或通過國家級非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登記3個,或獲國家審定通過農作物品種1個;或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新藥臨床試驗1項。

    (四)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等科研工作的人員,可具備前三款或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持人完成的研究成果,成果轉讓費累計50萬元以上(其中單項金額30萬元以上1項)。

    2.主持制(修)定并頒布實施行業技術標準2項,或地方標準3項以上;或主要參與制(修)定并頒布實施國家級技術標準1項。

    (五)從事技術推廣服務、成果轉移轉化專業化服務、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技術鑒定檢測服務、科學技術普及服務等科研服務工作的人員,可具備前三款或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前二),或二等獎(排名第一),或三等獎2項(排名第一)。

    2.主持制(修)定?。ú浚┘壱陨霞夹g轉移轉化和技術市場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類文件1篇以上(由發布方出具證明材料);或促成“四技服務”交易,主導技術轉移項目累計交易額2000萬元以上。

    3.主持撰寫的咨詢報告、規劃方案、調查研究報告,獲得黨委(政府)時任省級領導肯定性批示,或被?。ú浚┘壜毮懿块T采納2項,或市(廳)級職能部門采納4項,或縣(處)級職能部門采納6項,并具體實施。

    4.組織策劃單次參與人數2000人以上的大型科普活動5次以上,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或作為科技輔導教師輔導的學生參加省部級以上科技類相關比賽獲得個人或集體一等獎榮譽3次以上;或個人獲得國家科普比賽二等獎或省級科普比賽個人獎、一等獎(排名第一)榮譽2次以上。

    第八條  學術成果條件

    取得副高級職稱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重點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詳見附錄,下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2篇。

    (二)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重點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1篇,且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3篇以上。

    (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5篇以上。

    (四)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3篇以上,且作為主編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專著1部。

    個人撰寫的決策咨詢類信息被自治區級以上黨委、政府采用的可以替代論文條件,按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破格條件

    取得副研究員職稱以來,對具備規定的資歷條件,但不具備規定的學歷條件,取得大專學歷且在企業或縣級以下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的;或具備規定的學歷條件,取得副高職稱3年以上,滿足其他申報的基本條件,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

    (一)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一等獎(排名前十),或二等獎(排名前五);或獲得省部級最高科學技術獎,或科技特別貢獻獎(排名前五);或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特等獎(排名前五),或一等獎(排名前三),或二等獎(排名第一);或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或二等獎2項(排名第一)。

    (二)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3篇;或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重點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6篇。

    (三)新增主持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課題),其中至少1項已通過主管部門的驗收;或新增主持完成1項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課題);或新增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課題)1項以上,經費在200萬元以上;或新增主持完成各類科研項目(課題),經費累計達500萬元以上。

    (四)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經轉化,成果轉讓費累計100萬元以上。

    第十條  附則

    (一)推行代表作制度?!按碜鳌笔侵干陥笕霜毩⒒蜃鳛榈谝蛔髡?、第一責任人完成的標志性業績或學術成果,包括科研項目(課題)、學術論文、研究報告、選題策劃報告、審讀校對意見、設計制作方案等。申報人須指定1項代表性成果,代表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將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二)本條件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此前與本條件不一致的,以本條件為準。

    (三)本條件由自治區職改辦、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改辦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四)與本條件相關的詞(語)解釋見附錄。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

    副研究員職稱評審條件

    評定標準: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學風端正,恪守科研誠信,具有獻身于科學研究事業的精神;系統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及技術規范,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能處理本專業較復雜疑難問題;工作業績較突出,取得體現專業水平的學術成果;學術技術水平較高,有指導和培養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

    第一條  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廣西區內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其他符合評審范圍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條  思想政治條件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廉潔奉公,忠于職守,誠實守信,竭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報:

    (一)離退休人員、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人員);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在受處分期間的;

    (三)因違紀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審查調查或受到違紀違法處分處罰,仍在處分處罰影響期內的;

    (四)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仍在記錄期限的;

    申報后有上述情形的,評審結果不予確認。

    第三條  學歷、資歷條件

    申報副研究員職稱,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具備博士學位,取得助理研究員職稱后,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工作滿2年;或取得助理研究員職稱后,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工作滿5年。

    (二)國家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的人員,按以下學歷、資歷要求申報:

    獲得博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2年以上。

    按照有關文件規定,2026年以前對下一級職稱不做本系列要求。如自治區職稱制度改革文件對學歷資歷條件有新規定,從其規定。

    第四條  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

    對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統一要求,由各高級評委會相應職改辦按照自治區職稱制度改革有關文件要求,在年度部署文中予以明確。

    第五條  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本部門、行業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六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條件

    取得中級職稱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豐富的研究工作積累,是本學科領域的學術骨干,具有指導中初級研究人員或研究生的能力。

    (二)具有主持各類科研項目(課題)或主要參與各類科研活動的經歷。

    第七條  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中級職稱(或國家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三等獎以上;或獲得市(廳)級科技獎勵二等獎以上(排名前七),或三等獎2項以上(排名前五)。自治區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科學技術合作獎、企業科技創新獎視同省部級一等獎。

    (二)新增主持完成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或新增主持完成科研經費累計80萬元以上的橫向項目并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提供相關佐證材料)。

    (三)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件;或作為第一培育人獲得動植物新品種權1個;或作為第一育成人獲省級以上審定通過農作物品種1個,或通過國家級非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登記2個;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新藥臨床試驗1項。

    (四)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等科研工作的人員,可具備前三款或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成員完成的科研成果,成果轉讓費30萬元以上。

    2.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制(修)定并頒布實施行業技術標準1項,或地方標準2項以上;或主要參與制(修)定并頒布實施國家級技術標準1項。

    (五)從事技術推廣服務、成果轉移轉化專業化服務、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技術鑒定檢測服務、科學技術普及服務等科研服務工作的人員,可具備前三款或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前五),或二等獎(排名前三),或三等獎2項(排名第一)。

    2.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制(修)定?。ú浚┘壱陨霞夹g轉移轉化和技術市場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類文件1篇以上(由發布方出具證明材料);或促成“四技服務”交易,參與技術轉移項目累計交易額1000萬元以上。

    3.作為主要成員參與撰寫的咨詢報告、規劃方案、調查研究報告,被?。ú浚┘壜毮懿块T采納2項,或市(廳)級職能部門采納4項,或縣(處)級職能部門6項,并具體實施。

    4.主要參與組織策劃單次參與人數1000人以上的大型科普活動3次以上,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作為科技輔導教師輔導的學生參加省部級以上科技類相關比賽獲得個人或集體一等獎榮譽2次以上;或個人獲得國家科普比賽三等獎或省級科普比賽個人獎、一等獎(排名第一)榮譽1次以上。

    第八條  學術成果條件

    取得中級職稱(或國家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高起點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詳見附錄,下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2篇以上。

    (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3篇以上。

    (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2篇,且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專著1部。

    (四)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具有CN、ISSN刊號的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5篇;或主編科普類書籍2冊以上(此條款僅適用于從事技術推廣服務、成果轉移轉化專業化服務、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技術鑒定檢測服務、科學技術普及服務等科研服務工作的人員)。

    個人撰寫的決策咨詢類信息被自治區級以上黨委、政府采用的可以替代論文條件,按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破格條件

    取得助理研究員職稱以來,具備規定的資歷條件,但不具備規定的學歷條件,在企業或縣級以下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或具備規定的學歷條件,但不具備規定的資歷條件,具備博士學位并取得助理研究員1年,具備碩士學位并取得助理研究員2年,具備大學本科學歷并取得助理研究員3年,滿足其他申報的基本條件,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

    (一)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以獲獎證書為準);或獲得省部級科技特別貢獻獎(排名前十);或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特等獎(排名前七),或一等獎(排名前五),或二等獎(排名前三),或三等獎(排名第一);或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前三),或二等獎(排名第一)。

    (二)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重點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3篇;或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高起點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6篇以上。

    (三)新增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課題);或新增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課題),經費在30萬元以上;或新增主持完成各類科研項目(課題),經費累計達200萬以上。

    (四)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經轉化,成果轉讓費50萬元以上。

    第十條  附則

    (一)推行代表作制度?!按碜鳌笔侵干陥笕霜毩⒒蜃鳛榈谝蛔髡?、第一責任人完成的標志性業績或學術成果,包括科研項目(課題)、學術論文、研究報告、選題策劃報告、審讀校對意見、設計制作方案等。申報人須指定1項代表性成果,代表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將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二)本條件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此前與本條件不一致的,以本條件為準。

    (三)本條件由自治區職改辦、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改辦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四)本條件相關的詞語解釋見附錄。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

    助理研究員職稱評審條件

    評定標準: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業精神,學風端正,恪守科研誠信,具有獻身于科學研究事業的精神;了解本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熟悉國內外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和研究前沿;在本專業研究領域具備一定的研究課題的能力,能參與完成科研項目,會撰寫研究報告;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發表過與本專業研究領域相關的學術論文;能指導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工作。

    第一條  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廣西區內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其他符合評審范圍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條  思想政治條件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廉潔奉公,忠于職守,誠實守信,竭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報:

    (一)離退休人員、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人員);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在受處分期間的;

    (三)因違紀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審查調查或受到違紀違法處分處罰,仍在處分處罰影響期內的;

    (四)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仍在記錄期限的;

    申報后有上述情形的,評審結果不予確認。

    第三條  學歷、資歷條件

    申報助理研究員職稱的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取得研究實習員職稱后,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工作滿2年;或取得研究實習員職稱后,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工作滿4年。

    (二)國家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人員,按以下學歷、資歷要求申報:

    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6年以上。

    (三)未取得職稱人員,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大學本科學歷從事專業技術工作7年以上。

    按照有關文件規定,2026年以前對下一級職稱不做本系列要求。如自治區職稱制度改革文件對學歷資歷條件有新規定,從其規定。

    第四條   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

    對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要求。

    第五條  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本部門、行業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六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條件

    取得初級職稱以來,或國家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或無職稱申報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一)系統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或實驗技術,了解本學科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夠指導初級研究人員開展工作。

    (二)具有參與完成市(廳)級以上項目(課題)或其他項目(課題)研究的經歷。

    第七條  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初級職稱以來,或國家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或無職稱申報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參與完成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或參與完成科研經費20萬元以上的橫向科研項目。

    (二)主要參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件或實用新型專利2件;或獲得動植物新品種權1個;或獲省級以上審定通過動植物新品種1個;或參與完成含新藥臨床試驗1項。

    (三)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等科研工作的人員,可具備前二款或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完成的科研成果,成果轉讓費10萬元以上。

    2.參與完成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的專用技術項目或技術革新項目2項以上。

    3.參與制定地方技術標準、技術規范1項并頒布實施。

    (四)從事技術推廣服務、成果轉移轉化專業化服務、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技術鑒定檢測服務、科學技術普及服務等科研服務工作的人員,可具備前二款或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制(修)定?。ú浚┘壱陨霞夹g轉移轉化和技術市場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類文件1篇以上;或參與技術轉移項目累計交易額500萬元以上。

    2.參與撰寫的咨詢報告、規劃方案、調查研究報告1篇,并被有關部門或委托單位采納(科技咨詢、科技服務)。

    3.參與的實驗檢測,出具的無差錯檢測報告30份以上,檢測結果被相關部門采納不少于10份。

    4.參與制定本崗位工作方案30份以上。

    5.參與策劃單次參與人數500人以上的科普活動2次以上,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作為科技輔導教師輔導的學生參加省部級以上科技類相關比賽獲得個人或集體一等獎榮譽1次以上;或個人獲得省級科普比賽獎勵1次項以上。

    第八條  學術成果條件

    取得初級職稱以來,或國家機關流動到企事業單位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或無職稱申報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以第一作者在國內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二)以第一作者在具有CN、ISSN刊號的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1篇,且參與撰寫3000字左右的調查研究報告1份。

    個人撰寫的決策咨詢類信息被自治區級以上黨委、政府采用的可以替代論文條件,按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破格條件

    取得研究實習員職稱以來,具備規定的資歷條件,但不具備規定的學歷條件,大專學歷且在企業或縣級以下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或具備規定的學歷條件,但不具備規定的資歷條件,獲得碩士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獲得大學本科學歷取得研究實習員3年以上,滿足其他申報的基本條件,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

    (一)獲得市(廳)級科技獎勵二等獎1項以上(排名前三)。

    (二)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高起點期刊,或相當于上述期刊的國際科技期刊(詳見附錄),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論文2篇以上。

    (三)主持各類科研項目經費累計40萬元以上。

    第十條  附則

    (一)推行代表作制度?!按碜鳌笔侵干陥笕霜毩⒒蜃鳛榈谝蛔髡?、第一責任人完成的標志性業績或學術成果,包括科研項目(課題)、學術論文、研究報告、選題策劃報告、審讀校對意見、設計制作方案等。申報人須指定1項代表性成果,代表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將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二)本條件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此前與本條件不一致的,以本條件為準。

    (三)本條件由自治區職改辦、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改辦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四)本條件相關的詞語解釋見附錄。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

    研究實習員職稱評審條件

    評定標準: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學風端正,恪守科研誠信,具有獻身于科學研究事業的精神;了解本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和研究前沿,具備參與本專業領域課題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在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撰寫論文、專業技術工作報告(總結)。

    第一條  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廣西區內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其他符合評審范圍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條  思想政治條件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廉潔奉公,忠于職守,誠實守信,竭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報:

    (一)離退休人員、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人員);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在受處分期間的;

    (三)因違紀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審查調查或受到違紀違法處分處罰,仍在處分處罰影響期內的;

    (四)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仍在記錄期限的;

    申報后有上述情形的,評審結果不予確認。

    第三條  學歷、資歷條件

    申報研究實習員職稱,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具備碩士學位;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1年見習期滿,經考核合格。

    按照有關文件規定,2026年以前對下一級職稱不做本系列要求。如自治區職稱制度改革文件對學歷資歷條件有新規定,從其規定。

    第四條  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

    對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要求。

    第五條  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本部門、行業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六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條件

    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具備下列條件:

    (一)基本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初步了解本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具備從事科學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服務、成果轉移轉化專業化服務、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技術鑒定檢測服務、科學技術普及服務等工作的能力,能夠勝任基礎性工作。

    第七條  業績成果條件

    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參與政府部門的科研項目、課題或單位下達的科研項目。

    (二)參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動植物新品種權、農作物品種審定等1項以上。

    (三)參與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等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工作,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四)積極履行崗位職責,能獨立解決一般性技術問題,成績突出。

    (五)參與單位重要科研儀器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實現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六)參與科研項目的管理、科普活動的策劃工作,出色完成崗位工作任務。

    (七)參與制定本專業、本崗位工作方案20起以上。

    (八)獲得專業技能比賽個人獎獎勵。

    第八條  學術成果條件

    參與發表專業論文或獨立撰寫字數不少于2000字的專業技術工作報告(總結)等1篇。

    第九條  附則

    (一)本條件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此前與本條件不一致的,以本條件為準。

    (二)本條件由自治區職改辦、自治區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改辦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附錄:

    與本條件相關的詞(語)解釋

    一、本資格評審條件不適用于高等學校專業技術人員。

    二、本資格評審條件中,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級(或本數量)。

    三、本資格評審條件中所規定的“學歷”,是指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序列學歷。取得國(境)外學歷,須提供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認證材料。

    四、本資格評審條件中的國內核心期刊,是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的核心期刊;國際科技期刊,參照論文發表當年的中科院分區確定(需提供有資質的檢索部門收錄證明)。上述期刊,增刊除外。

    五、國家級科研項目是指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等部門管理的科技項目(以項目管理部門的合同為準,下同);省部級科研項目是指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委等部門管理的科技項目;市(廳)級科研項目是指各地市科技部門、廳局級主管部門下達的科技項目。各級別科研項目均需提供立項批文、計劃任務書或合同。已完成的項目需提供結題相關材料。項目的完成人應以結題、驗收、鑒定的材料為準。

    六、各類獎勵認證,需提供授獎部門頒發的個人獲獎證書、表彰文件。各類獎勵證書的獎勵級別應以頒獎機關的級別為準。

    七、本資格評審條件中,所稱的“主要參與”、“主要成員”、“主要完成人”是指排名前三的研究人員。



    職稱評審咨詢請點擊

    2023年職稱評審代理服務——廣西職稱評審一站式服務,專業助力圓您職稱夢


    相關文章

    恒全教育聲明
    從2012年開始,覃韋初、莫恒全教授是“恒全教育”獨家特聘的公務員考試專職輔導教師,不再為其他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上課。今后凡以覃韋初、莫恒全教授的名義進行招生宣傳的,均為虛假宣傳,屬于侵權行為。請廣大考生注意!
    聲明人:覃韋初 莫恒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快速導航